奇招!商协会如何避免“名存实亡”?答案:刷爆朋友圈…_腾龙娱乐公司客服-15368837779
行业新闻
奇招!商协会如何避免“名存实亡”?答案:刷爆朋友圈…
我的位置:主页 >行业新闻

 马累平:  

                 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会长

                 山西恒圆星实业集团董事长、总裁    

                 爱亿物平台发起人


如何树立商协会发展的“正确姿势”


       商协会作为企业家的共享平台,近几年来呈现出持续、活跃的发展形势,商协会的运营模式更是多样化,但大部分的商协会名存实亡,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商协会必须快速升级,为现代企业提供新型的服务模式。


       商协会已到快速洗牌阶段,旧的商协会运营与服务模式严重不适应当前企业的需求,如何树立商协会发展的“正确姿势”:要坚决避免“交一次钱、开一次会、吃一次饭”的商协会怪圈出现,以回归“文明办会、以会养会、服务立会、活动兴会、抱团拓会、互联互会、商务旺会”的核心理念,以服务政府与会员为核心,紧紧围绕“在商言商”的正确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商协会普遍存在问题:


       一、我国商协会普遍缺失自身文化。商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靠什么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一定是靠建立商协会强大的文化。为什么很多商协会一盘散沙、没有活力?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搞清最“初心”的问题:为什么成立商协会?

       我国也有特别好的商协会,这些商协会往往有自身强大的商协会文化:通过商协会文化形成会员遵循公平、公正、审慎、学习的原则及抱团解决企业问题、共渡难关等共性,把商协会真正打造成会员的家。

       在商协会调研中发现,好的商协会文化都具有共同特征:文化气氛浓厚、架构设计科学、部门设置合理、专职人员年轻化,同时会长、秘书长都善于与会员沟通,以不断的研究、学习、写作等规范的模式服务会员企业。

       学习是企业家应有的习惯,但大部分商协会负责人和中小企业老板严重缺乏学习、写作和研究,商协会会长和秘书长除自身需加强学习和研究外,还应加强引导会员企业学习和研究,以民主平等的原则与商协会会员交流、沟通,最终通过集体智慧、领导层决策制订商协会的运营模式。同时,应高度重视商协会的推广与宣传。应设立专业的推广与宣传团队,利用商协会官方网站、微信订阅号、刊物以及联合纸媒体、网媒体、电视媒体,大量推广、宣传商协会的所有活动、会员企业项目、事纪。如: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应及时传达给会员与合作单位,把会员的声音及时的传达到政府部门,让会员随时了解相关政策以及商协会工作动态。


       二、运营模式严重缺乏创新。从商协会主体方向和服务内容总结,商协会的运营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维持型、名存型、政府型、公司型、个体型等,这几种模式都有其短时间存在的价值,但作为社会团体组织,理应以“服务”二字当头。


        维持型商会是普遍存在的,这样的商协会成立时,是一窝蜂头脑发热,没有理解商协会的根本性质,更没有理解为什么要成立商协会,为了“不知道的原因”而存在,经费没有来源,日常工作难于维持。最终名存实亡,成为某个人的利用工具,也就是以上说的个体型,直到最后这个商协会走向死亡。

       政府型商协会是历史原因。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让商协会脱离政府,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办会习惯,商协会离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反而没有了发展方向,习惯于依赖政府,当脱离政府那刻起,也是这个商协会死亡的时间。同时,政府型商协会无形中传达给会员一个思维误区,认为商协会是企业解决问题以及通向政府的捷径,在市场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环境下,急需转变这重大误区,应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为导的观点发展商协会。


     

       公司型商协会是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广东、福建等商协会发达地区,公司型商会发展最早,也最有活力。公司型商会是指公司化运作或在商会下面成立一个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解决一些商会无法操作的事情。从而,通过商协会下属公司的运作产生利润,予商会反哺作为经费,形成良性造血平台;也可以,通过整合商协会内部共享资源(商协会共享资源包括举办展览、展会、推广与宣传、项目推荐、法律服务、数据整合、座谈交流、政府政策资源等)并借助第三方公司投入市场运营,产生商协会正常的利润回收,以这样的方式达到以会养会得目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并承接政府部门的公共性服务资源,这样的公共服务性资源,既服务了政府,又帮助了会员,也提高了商协会的权威性,何乐而不为呢!

       但无论以上那种服务,必须保证合法性和合规性,财务必须向会员公开化、透明化。同时要主动、快速的加入商协会所在地工商联这个大组织。工商联是商协会和企业最大的共享平台,通过工商联能够互联全国商协会和企业信息资源、能够及时了解并获得中央和省市县的所有政策信息;通过加入工商联能够提升商协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工商联是商协会的爹,更是商协会的娘,商协会应高度重视建设会员线上诚信体系。

       三、商协会大部分没有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式。主要表现为:协会组织架构、部门人员设置、自身运营文化等不合理。导致工作人员专业性差,没有系统、固定的工作流程,导致逐步远离了服务会员这个核心。所以很多商协会出现会长与秘书长把商协会当作自己所有,容不的更合适的会长和秘书长,导致老龄化严重、换届困难、换届不顺理、不透明、不民主等现象 。此现象的发生,与我国政府对商协会管理体制不建全有直接关系,政府对商协会的成立与运营应该坚持放而严格的原则,同时,应该尽快制定适应当前商协会的监管、审批等相关程序、规定。


       美国商会团体出版众多报告及出版物,是基于不同得目的。一、是为商会团体成员提供服务的信息资讯,二、是为维护商会会员利益提出相关意见或给政府的提案,三、是受政府委托所作的咨询报告。仅从这些,可看出美国的商会团体发挥的作用有多大。

       美国商会团体不是工会,不是一般的企业家俱乐部,也不是简单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它是一个利益集团。商会团体中既有商界领袖、业内精英,也有一批专家学者。商会团体为会员提供全面的服务,不但组织展览、会议、出版刊物、举办讲座,而且制定行规与产业发展规划,还代表会员向政府争取有利的立法支持。  

       美国政府官员、国会议员都十分尊重美国的商会团体,因为这是他们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表现,也可以通过对商会团体的影响去争取、捐款以及竞选的票源。所以美国的政客们对美国商会团体从来都不敢小看一眼。


       当然国家与国家体制不同,就没有可比性,但是我国商协会值得学习人家的运营方式和服务模式。商协会除日常服务会员、解决会员具体问题、政府对接等之外,还设立公司化投资基金、消费者集体谈判、有偿性招商服务、商学培训、园区合作、联合推广、联合采购、产业链合作、商协会与商协会业务对接、共同委托外部服务等经营性服务项目。

       所以,目前我国商协会秘书处除日常服务之外,很难做到专业化服务,最佳选择就是实施公司化运作和专业化委托,借助第三方专业化公司让服务更专业、更及时,让会员有更好获得感。


       四、普遍缺乏党组织、监事组织建设。在新时期,商协会建立党组织是一个新课题、新要求。商协会组织必须加以重视,并充分利用该平台对接政府、外部组织,为商协会提供多层次服务。


树立正确姿势  开拓创新之路


       会长: 如何当好会长,是商会普遍面临的问题。如果说商会是一个公司,那么会长就是董事长,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一定是个好会长,因为在企业带领的是一群员工团队,但在商会带领的是一批企业家群体。所以对象不同,运营模式也不同。


       如何做好会长,不仅需要学习和研究,同时接受专业化培训也是一个正确的途径。尤其是,目前会长任职机制存在“普遍化”,在一个在商言商的组织,民主选举是一个重要的机制,让有能力、敢担当、有抱负的企业家担任会长,为全体企业家服务。但一经选定,全体会员应无条件拥护商协会会长。不过,当选会长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企业家,同时自身也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实力,这样的会长才不至于是形式会长,才能得到广大会员的拥护。


        秘书长:职业化的秘书长是商协会的正确路径。会长如果是董事长,那秘书长就是总经理。所以秘书长的选择是一个商协会成功运营的基础。秘书长必须懂得上协调政府、下服务会员,最好有政企工作经验。同时,应独立、研究、创新性的开展秘书处工作。


        会员:如商协会是公司,那么我国各商协会会员大多是不合格的员工。这话好像说的很严重,却是一个事实。入会没有门槛,没有规定,只要是开公司的都能入会,同时报以商协会能捞到生意的心态入会。这显然是不合格的商协会。商协会对会员首先应有要求,如:公司规模、入会费用、个人和公司信誉等等。


        商协会严格意义上是一个企业家共享交流平台,是以相互学习、研究探讨,提升个人、文化交流为目的。会员应重视并严格执行商协会的各项决策和规定,积极参与商协会活动,为商协会的发展献计献策。作为会员,本身对商协会的发展就有一份责任,商协会是所有会员的共享平台,不是会长和秘书长的私有平台,所有会员应勇于肩负责任,全力维护这个共享平台。        

       在“商协会+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下,商协会这个无形的平台更需要借助有形的信息化平台来实现商会的“线上与线下、商协会与商协会、资源实时共享”的新型运营模式,结合公司化和联盟化的发展方向,在商协会文化、组织形式、运营模式、服务体系、岗位职业化等发展方面开拓一条创新之路,为现代企业提供新型的服务模式。

                                                                                               作者:马累平

         经山西省委省政府同意,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全国首家《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成立,旨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供给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规划举措,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促销售、打造品牌,盘活资产、物品互换互利、无需货币,降低成本、激活消费为宗旨。组织各行业实体企业搭建便捷购销、资产置换、信息交流平台,通过非货币采购,帮助会员企业快速清理库存,实现闲置资产置换及增值,破解资金障碍,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促进会员间产品、信息、品牌的有效运转,从而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以实体为基础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产能优化。

        协会成立以来已经吸纳上千家会员单位,广泛推广以物易物和资产置换理念,迎合广大企业在物品互换和资产置换上的刚性需求,通过推动300亿元金额的非货币置换交易帮助企业快速清理库存,实现闲置资产保值增值,破解资金链障碍,推动了各行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非货币流转,有力促进了产品、信息、品牌、资金的高效运转,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协会置换理念和资产置换业务得到了我省各地政府的高度赞许和各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同。与茶叶商协会、房地产商会等数十家行业组织进行了深度交流,为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目标在山西快速开展达成了战略合作,《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让困境中的山西民营实体企业看到了生存发展的新希望。

总顾问李玉臻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总顾问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党委书记

夏振贵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党委书记

山西省临汾市委原书记

会长

马累平

秘书长

成星明


工会委员会
郭立奎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工会主席

山西烟草公司纪检组原副组长


顾问
李鹏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顾问

山西省工商管理局原局长

徐改清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顾问

山西省总工会原常务副主席

任继林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顾问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原副厅长

王建中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顾问

山西精细化管理研究会会长

李林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投资人

陈海平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经济顾问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部长

赵冰峰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媒体顾问

山西经济日报副总编

吴修明

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品牌顾问

三晋都市报副总编